哈尔滨清理编外人员释放什么信号 内幕曝光简直太意外了
 
3月20日,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消息,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该消息一经公布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按照当地公布的《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简称《方案》),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从3月开始到6月底结束,分自检自查、组织实施、检查督导三个阶段实施。
根据《方案》,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对象为哈尔滨市级机关、市属事业单位现有雇员、行业专职人员、工勤人员和单位自聘人员(统称 编外用人 )。
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办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按照有关方面要求,哈尔滨市正按照确定的方案,依法依规开展这项工作。 各地其实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只是方式方法不尽相同。 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到了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哪些人会被清理?
《方案》在主要任务中提到,精简编外用人员额、清理规范用人行为。其中清理规范用人行为列举了11条,包括行政执法、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涉密等岗位使用的编外人员;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已完成、合同已到期未再续聘的编外人员;人员使用与审批岗位不一致的编外人员;主动离职、考核评估不适岗的编外人员;既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又未实行劳务派遣的编外人员;已推行社会化服务外包仍自行聘用并混合使用的编外人员;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编外人员。
另外,超出员额控制标准的编外用人和行业专职人员;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外包的保安、保洁、绿化、食堂等岗位的工勤人员;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也在被清理范围之内。
《方案》还提到,医院、高职高专、公证处、仲裁办等用人主体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并逐步将已自聘人员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
除清理规范用人行为,编外用人员额也要精简。《方案》提到,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现有编制内人员能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不使用编外人员。用人单位要制定编外用人员额年度精简计划,市直机关编外用人原则上5年内精简完毕,每年精简不少于本单位编外用人员额的20%。市直事业单位编外用人结合职能调整情况及空编率适度精简(空编率5%-15%,编外用人精简5%;空编率15%-25%,编外用人精简10%;空编率大于25%,编外用人精简15%)。
哈尔滨明确出台方案开始清理编外人员,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聂辉华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其他地方政府可能也会出台类似举措。
聂辉华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央已经决定精减编制,地方政府会有所动作。编外、编内又是紧密相关,在清理编外人员后,还可能进一步精减编内人员;二是地方财政吃紧。疫情三年,经济下滑,财政支出加大,清理编外人员,可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治理效能。
魏娜也认为,清理编外人员是信号,先从清理编外人员开始,然后逐步精减编内人员。她特别提到,对于编外人员,也不适宜 一清了之 ,应该留有过渡期。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公布的《方案》中提到,用人单位要依法依规开展人员清理工作,畅通编外人员退出机制,保障编外人员合法权益,推行社会化服务。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测评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白智立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前多地推进编外人员清理工作,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地方政府因疫情等因素,财政压力加大, 清理 编外人员可节约行政资源。二是贯彻一直以来精兵简政、减员增效的传统。三是需要对编外人员进行规范管理。
白智立还表示,要加强制度建设,填补编外人员队伍管理制度的空白。 编外人员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不能一味否定其作用和功能,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编制管理的改革。 他说。
刘昕提到,清理编外人员要避免 一刀切 ,避免流于形式,要明确各单位的组织定位和承担的主要职责,然后据此进行科学的核算,人员配置要尽可能合理。
上一篇:陕西一美食城女子遭多名男子殴打 女子被薅头发推倒狂踹下一篇:101次抢婚追剧日历更新时间表 101次抢婚周几几点什么时
相关热词搜索:哈尔滨清理编外人 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