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已经没有了生活的痕迹 很多人都不爱晒了
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流量聚集的社交平台,成为广大网友分享生活的阵地。专家认为,不少社交平台纷纷“社群化”“圈子化”“电商化”,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特点十分重要。
为啥他们不爱发朋友圈了
“工作后突然发现朋友圈已经没有大家生活的痕迹了,不知不觉间变成了驾校招生、教育辅导机构招生、租房中介、办卡卖手机的各种广告。”“微信朋友圈刚兴起的时候,每天各种各样的分享,晒一下吃的玩的,分享各种生活日常,觉得很有新鲜感,一天可以发好几条,但现在一个月可能就发一条,越来越不喜欢在朋友圈晒了。”……近日,“朋友圈没有了生活痕迹”登上微博热搜,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很多人不爱发朋友圈了?有专家认为,不少人开始出现“社交媒体倦怠”,不发或停用朋友圈,或者设置一定时间段可见,这主要源于以下原因:其一,庞杂关系带来心理负担,许多人的朋友圈都经历过不断扩容的过程,从朋友到父母、同事、领导、客户、同学、老师,类似的弱关系越来越多时,发朋友圈就降低了分享的乐趣;其二,过度商业化惹人反感。当朋友圈逐渐成为一个大卖场,商业化趋势愈演愈烈,发朋友圈的动力也就越来越小。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微信等社交媒体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的生态,它可以使人们在线与他人互动、交易和分享,消弭了位置的局限。这使得社交平台能够吸引大量用户,社交平台也围绕其核心业务建立了庞大的产品和服务生态系统,后续还应通过技术和功能的更新等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用差异化内容吸引用户
除了微信,还有一些社交平台近几年关注度上升。数据分析平台微播易等发布的《2022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存量角度看,超12亿人都在用的社交APP微信成为社交赛道第一名,其次是抖音、微博、快手,这3个社媒平台在用户活跃度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B站、小红书、知乎这3个相对小而美的内容社区平台近几年则从不同圈层用户入手,向外扩展,共同撑起社交平台的第三流量阵营。
《报告》数据显示,抖音、快手平台的用户黏性最高,平台与用户的关系最紧密。其中,抖音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44分钟,用户日均访问次数达20次左右。业内人士指出,社交平台的内容互动分享形式在变化,近几年社交媒体增长最快的抖音和快手,就是依靠平台上的内容吸引了消费者。以前的社交传播主要是图文,现在更多的是短视频,对社交平台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据了解,B站、小红书、知乎等具有明显的社群属性和圈层属性,精细、垂直、兴趣化聚焦的社交平台逐渐兴起。大数据分析公司“秒针系统”商业智能与分析事业部负责人王玉梅说,早期不少社交平台走的是知识分享的路线。比如,知乎的分享内容更侧重文字类知识,B站则更多的是原创视频。但现在年轻用户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基于各自兴趣爱好在社交平台上形成不同的群体并聚集在一起,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受博主的影响。不少社交平台基于这些变化做了新的布局,比如增加不同类型博主的引入,让内容分享更丰富。
“目前做得好的社交平台正在向着知识类平台转变,用专业内容吸引受众,而不是单纯做商业转化,这才是可持续的。”王玉梅说。 上一篇:多人机场尾随跟拍艺人被警方传唤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没想到整个部门全都离职了 我要跑路吗
相关热词搜索:朋友圈已经没有了生活的痕迹 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