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淄博烧烤的隐喻 背后真相是什么
淄博烧烤正在兑现人们对自由市场的平民式想象:物美价平的商品、畅快淋漓的消费体验、童叟无欺的市场环境、谦卑和气的“小政府”。
任何流行的发生,本质上是一次社会情绪的宣泄。在一开始,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继而构成为当代叙事。淄博烧烤的火爆,并不符合经济学意义上对流行的定义,它既不具有稀缺性,也不属于一种新的发明,更不代表了某种时尚。它的隐喻意义在于,“此时此刻”和平民对自由的表达。
据说淄博烧烤的引爆者,是那些在疫情期间受到善待的大学生。在去年五月,山东济南等地的大学有12000多名学生被拉到淄博隔离,淄博人没有嫌弃,不怕找麻烦,给学生们提供好的食宿环境,在送别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当地政府特地请同学们吃了一顿烧烤,并约定来年春暖花开时节,大家带上朋友再来淄博做客。
这个“约定”是一种无目的的期待,但最后,受惠者把它演绎成了一场温情的回报运动。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大学生从来是流行文化最活跃的发酵者,是格拉德威尔所谓的“个人人物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的核心元素,他们在“淄博烧烤”这个概念上烙进了会冒烟的情感,进而引发了全社会的“疫后共情”。
上一篇:俄乌互称在巴赫穆特击退对方行动 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五一澳门赌场现群殴 多个出版机构紧急宣布
相关热词搜索:吴晓波:淄博烧烤的隐喻 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