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价下跌工厂门口仍大排长龙 务工人员路在何方:返乡发展
每年春节结束后的二三月份,正是工厂大规模招聘的高峰期,长三角及其他发达地区为了招收到更多的员工,都会开出各种福利待遇,掀起市场的“抢人大战”。而今年,我国劳务市场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形势。
很多工厂在二月底甚至二月中旬就提前关闭了招工渠道,即使在工价“大跳水”的情况下,工厂门口依然排成了长队,以往抢着要人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对于这种情况,务工人员该何去何从呢?专家:返乡发展。
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视频:某电子厂门口,上千名排队面试的务工人员,被挑挑选选只要了三百个,一个小小的制衣厂只招20人,却引来两百多人排队......
可以说,从今年春节后第一波招工高潮过后,全国各地的工厂都出现了类似“供大于求”的状况。不仅是岗位减少,工价也出现了“大跳水”的情况。从年初的每小时二十多甚至三十元,一路跌到了现在的17元/时。即便是如此,前来应聘的务工人员依然挤满了报名处。
一群又一群的人天不亮在工厂前排队等待面试,最后却扫兴而归。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今年的劳务市场出现了如此反常的势态呢?
务工人员的主要从业单位就是工厂,说大了就是制造业。因此,制造业的兴荣与工人的工资和岗位供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然而2023年初,我国外贸订单锐减使得制造业陷入了低迷。作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对华制造业订单数量就开始大幅减少,相反的是对于其他欧洲国家的进口需求开始增加,这也反映出欧美已经在控制并减少对我国贸易的依赖。
经济下行导致全球经贸局势更加严峻,而外资企业供应链的迁移对我国制造业更加雪上加霜。不仅是苹果生产线搬迁到越南、印度等地,索尼、三星等企业也开始纷纷撤离中国市场,去往人工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等地,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除此之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重视自动化生产,购买了大量的设备机器提高产能。这些自动化设备操作起来往往只需要几名技术员工,从而导致单纯的体力工人岗位数量骤减,竞争也更加激烈。
外贸困境、外企搬迁、内需枯竭,艰难的就业环境让务工人员的谋生之路更加艰难。在上海的车站旁,无数打工人在奔波了一个多月后因为找不到工作开始选择返乡,而这一幕正在全国众多城市开始上演。
近些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人数增长明显,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国家相继出台了各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建设更美好的新农村。那么,农民返乡后可以有哪些发展方向呢?
上一篇:《长月烬明》澹台烬喜欢叶冰裳吗?澹台烬对萧凛是什么感
下一篇:饭店开除拾金不昧保洁员收大量差评 回应更是前后不一
相关热词搜索:工价下跌工厂门口仍大排长龙 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