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生活>正文

五河县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9-01-28 00:00:00 网址:http://www.guazhitianqi.com/shenghuo/1137.html  评论:0  收藏

泗洲戏

五河县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泗洲戏又称“拉魂腔”,起源于苏北一带,是以当地的“太平调”、“猎户腔”和民间音乐为基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剧种。该剧种在清朝中期从苏北经泗洲传入五河县,又吸收本地民歌小调及“赶车号子”等民间音乐,增添了地方色彩,丰富了唱调内容。此剧流行以泗洲为中心的淮北地区,故名泗洲戏。

卫调花鼓戏

五河县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卫调花鼓戏起源于长淮卫(蚌埠东郊),故谓卫调花鼓戏。民国初传入五河县,流行以大庄口为中心的临北、沫河口一带。该剧种只用敲打乐器伴奏,演出时,演员在前台唱,其他演员在后台和,以此烘托剧情,渲染气氛。此剧种只用男性演员(其剧中人物不论男女均由男性扮演)。1952年,在挖掘整理地方戏时发现。是年,由卫调花鼓戏老艺人陈敬芝等两人,赶排折子戏《打桑》,参加了宿县地区首届文艺会演大会。由于卫调花鼓戏唱腔单调,流行区域面窄,逐渐被泗洲戏所取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无人演唱,趋于淘汰。

木偶戏

五河县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建国前,城乡经常可见民间艺人表演木偶戏。木偶戏艺人表演时,将自己围在布帷内,木偶露在布帷上面,艺人在布帷内熟练地操纵木偶表演各种动作。敲锣打鼓(用脚踩踏)、说唱表演,多是一人所为。少数木偶戏也有两人或多人配合表演。五河县木偶戏主要剧目多为《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三国演义》中的片断及民间传说故事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无人演木偶戏。80年代表演木偶戏的人甚少,在农村偶见。

上一篇:百色那坡县有哪些族群?
下一篇:钦州两日游去哪好?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预知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15天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互动杂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2023015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