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生活>正文

新物种两栖蜈蚣:体长20厘米水中游动像鳗鱼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6-07-04 00:00:00 网址:http://www.guazhitianqi.com/shenghuo/31487.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自然界仍有许多人类未知的秘密,可能还有更多的未知两栖生物在夜间活动。近日,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在泰国发现了一种新物种,这是两栖蜈蚣。它能有力地游动,体长20厘米,在水中游动时像鳗鱼一样。这种巨型蜈蚣发现在东南亚地区,被认为夜间徘徊在水中,搜寻水生或者两栖猎物。如果被这种蜈蚣咬伤后是非常疼痛的。

科学家最新发现一种两栖蜈蚣新物种,体长20厘米,在水中游动时像鳗鱼一样。

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两栖蜈蚣新物种,它们可以栖息在陆地和水中,游动时像鳗鱼一样。它的体长达到20厘米,长着许多条腿,身体呈墨绿色,甚至昆虫学家称它们是“可怕的蜈蚣物种”。

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乔治-贝卡罗尼(George Beccaloni)首次发现这一新物种蜈蚣,当他在泰国度蜜月时意外地发现了它们。他指出,我在溪流岩石下方发现一条隐藏的可怕蜈蚣,当时它隐藏在1.5米宽、0.2米深的溪流的岩石板之下。它意识到被发现,便快速在溪流中逃跑,并寻找水下岩石作为庇护,最终我捕捉到一条蜈蚣,将它放入容器之中,它在容器底部强有力地游动,水平波浪运动强而有力。

科学家最新发现一种两栖蜈蚣新物种,体长20厘米,在水中游动时像鳗鱼一样。

之后蜈蚣样本送至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多年之后博物馆研究员乔治-埃奇库姆(Gregory Edgecombe)和他的学生瓦鲁特-西里伍特(Warut Siriwut)进一步证实这是一种新物种蜈蚣,他们在老挝瀑布附近水域捕捉到两条蜈蚣样本。据称,目前仅发现4个该蜈蚣样本,其中一个样本发现于1928年,被错误地认为是另一种蜈蚣。研究人员表示,它完全不同于其它陆栖Scolopendra centipedes物种。

研究人员将这项最新发现发表在近期出版的《ZooKeys》杂志上,虽然它类似于蜈蚣其它物种,但是DNA分析和身体检查显示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生物。它被命名为“Scolopendra cataracta”,这种巨型蜈蚣发现在东南亚地区,被认为夜间徘徊在水中,搜寻水生或者两栖猎物。这种可怕的蜈蚣新物种具有毒性,是食肉性动物,虽然人们被咬之后不会致命,但会非常疼痛。埃奇库姆说:“所有大型蜈蚣的蜇咬都很疼痛,传递毒液系统的尖牙能够刺穿人类皮肤。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科学探索频道 (生物百科,远古生物,生命奥秘,宇宙探索,科技前沿)

上一篇:广州车船税收费标准及车船税税目税额表一览
下一篇:暑假北戴河旅游攻略 北戴河避暑旅游指南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预知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15天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互动杂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2023015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