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生活>正文

春分养生茶推荐 八款春分下火养肝益肠胃茶品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9-03-21 11:21:05 网址:http://www.guazhitianqi.com/shenghuo/35873.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春分喝茶也是一大养生方式,因为春季气候多变,身体健康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威胁,而通过喝茶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调理,益处良多。那么,春分适合喝什么茶呢?以下是春分养生茶推荐——八款春分下火养肝益肠胃茶品。

  春分养生茶推荐 八款春分下火养肝益肠胃茶品

春分养生茶推荐 八款春分下火养肝益肠胃茶品

春分养生

  1、绿茶

  春分前后,如果天气不是很冷,这个时候就是采摘绿茶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的绿茶,通常叶芽非常地肥硕,而且叶片还非常地柔软,此是的绿茶香味比较鲜活,据相关研究表明,春分前后的绿茶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绿茶茶性寒,实热性体质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饮用,绿茶的作用有很多,比如绿茶有很好的清火、醒脑等功效。

  2、黑茶

  据研究表明,黑茶茶性比较温热,专家介绍,黑茶比较适合老年人、肥胖等人群,肠胃不好的也可适合喝黑茶,黑茶的营养价值也很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黑茶可以起到助消化、解油腻、降脂等的作用。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新的黑茶最好不要饮用,用正确的保存方法进行保存,黑茶保存的年头越久,其养生功效就越好。

  3、红茶

  据研究表明,红茶茶性温,对于女性、体寒以及脾胃弱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的多饮用些红茶,专家介绍,经常饮用红茶可以起到暖胃补气的作用。除此之外,可以在红茶中加入枸杞子、大枣等,这样可以起到补血的功效,女性朋友们可以试一下。

  4、核桃蜜茶

  核桃仁10克,红茶15克,蜂蜜适量。将前两味共捣成细末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带茶汤晾至温热后加入蜂蜜适量,即可饮用。

春分养生茶推荐 八款春分下火养肝益肠胃茶品

春分养生

  5、乌龙茶

  乌龙茶的茶性较平,适用人群广泛。由于特殊的制作工艺,青茶属性变化丰富,发酵轻的与绿茶相近,发酵重的与红茶接近。

  6、茴姜苓归玄胡茶

  小茴香6克,干姜6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玄胡15克,红茶5克。将前5味加水约50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每日1剂,早晚分2次趁热饮用。

  7、白茶

  相关研究表明,白茶的茶性寒转凉,专家介绍,白茶的适用人群与绿茶差不多,对于实热性体质者可以经常饮用,但是,绿茶陈茶是草,然而,白茶陈茶是宝,换而言之,有一定年代的白茶,其养生的功效更好。

  8、杜仲茶

  杜仲叶12克,红茶3克。将杜仲叶切碎,与红茶一同放入茶杯,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

  春分喝茶的误区

春分养生茶推荐 八款春分下火养肝益肠胃茶品

春分养生

  1、喜喝新茶: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2、喝头遍茶: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3、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4、饭后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5、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6、溃疡病人喝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7、经期喝茶: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8、一成不变: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春分养生保健知识 春分起居饮食养生8要点

上一篇:日历上春分是什么意思 春分有什么含义
下一篇:安徽省高速公路预报 3月21日实时路况查询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预知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15天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互动杂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2023015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