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生活>正文

天气冷冷冷的北方,冬至要吃饺子安耳朵,耳朵真的会被“冻掉”吗?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7-12-14 00:00:00 网址:http://www.guazhitianqi.com/shenghuo/6345.html  评论:0  收藏

下周五我们就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冬至了,冬至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而在以前还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气来庆祝,有“冬至打如年”的说法。

庆祝节日肯定离不开吃,各地的环境都各不同,南北对于冬至吃得习俗也不同,南方吃汤圆、混沌、年糕,北方则是吃饺子。

未标题-38.jpg

冬至吃饺子安耳朵,耳朵才不会被冻伤

吃“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 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timg (39).jpg

冻伤是怎么一回事?

当我们的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环境时,体表的血管就会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比如脚趾、耳朵、手指等。

大家是不是以为冻伤只会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发生?其实,除了气候因素外,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等情况,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造成热量减少,从而导致冻伤。

另外,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因素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轻微的冻伤可造成我们的皮肤一过性损伤,要及时救治,严重的冻伤可致永久性的功能障碍,需要进行专业的救治,严重的冻伤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

未标题-39.jpg

感觉“冻得脸疼”,是被冻伤了吗?冻伤时人会有什么感觉?

其实,感觉“冻得脸疼”还真算不上是冻伤,并且说明还不是真冷。如果冻到觉得全身燥热那才是真冷,据说在失温症的最后阶段;

由于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已经崩溃,很多快冻死的人会用最后一点力气把衣服脱光。疼痛是人体最有效的警告信号,如果外界温度过低,我们的身体会收到一些刺激信号。

根据程度不同,冻伤分为四度。一度冻伤只会让人感觉到皮肤痒痛,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二度冻伤表皮组织会受损,皮肤青紫,局部可能丧失温度感受能力。三、四度冻伤波及深部的肌肉和神经,会让组织完全坏死。

u=3485803280,4014612963&fm=27&gp=0.jpg

耳朵、鼻子真的会被“冻掉”吗?

确切的说,耳朵、鼻子不是被“冻掉”的,而是由于被冻伤后,血管冷冻坏死,耳朵、鼻子等部位迅速冻干脱水,像石头一样,稍加触碰很容易就能和相连的柔软部分分离。现实中,如果保护不足就去挑战雪山极地高纬度、冬季森林探险等,就可能发生这样的危险。

被冻伤了该怎么办?

冻伤发生后,尤其是全身冻伤,是否进行现场抢救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预后。

首先必须迅速让伤者脱离受冻现场,防止继续冷冻,搬入温暖的室内,迅速脱掉伤者的衣袜,将冻伤部位(包括脱不掉的衣服)放于40~42℃温水中快速融化复温。

未标题-40.jpg

大约15~30分钟,使冻区恢复感觉,皮肤恢复至深红或紫红,组织变软。复温后的部位,需要用毛毯等柔软保暖物继续保温,切忌挤压并防止意外的外伤发生。并且迅速就医,以免造成延误治疗导致截肢等不好的后果。

天寒地冻,各位小伙伴该回家就回家,如果非要在外面浪,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哟!

冬至吃什么?5种食物防寒补阳

未标题-41.jpg

汤圆

汤圆有着“团圆”的意思,冬至吃汤圆如今在全国都十分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未标题-45.jpg

饺子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话,在现代里今天冬至吃饺子虽然是为了治冻耳朵,不过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

冬至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未标题-42.jpg

馄饨

馄饨原来是北方盛行的一种食物,但现在南方人们也喜欢冬至吃馄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未标题-43.jpg

八宝粥

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为发挥御寒作用,我们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

我们不妨发挥创造力,将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鸡肉粥、糯米红枣粥、小米山药粥、银耳红枣大米粥等。

未标题-44.jpg

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历来作为补阳佳品,是冬至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

相关推荐

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养生吃什么?

冬至如何养生?这七防七宜要着重注意!

这份连医生也不会告诉你的“冬至养生法”,你确定不收藏!

冬至养生吃什么?五大传统食物帮你御寒补养!

上一篇:护肤品不吸收?是不是太久没去角质了?!
下一篇:莆田有哪些特色美食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预知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15天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互动杂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2023015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