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正文

国考出成绩了 这一操作意味着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4-15 11:35:36 网址:http://www.guazhitianqi.com/redian/10024.html  评论:0  收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其中提到“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中央垂管派出机构、驻外机构不纳入统一精减范围,根据行业和系统实际,盘活用好存量编制资源。

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县、乡两级不作精减要求。

精减编制未必是裁员

而是有增有减、调剂余缺

中国青年报撰文表示,近期公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一项重要任务。其中,“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备受关注。仔细梳理发现,这是时隔25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再次提出精减人员编制的要求。

“精减编制”之所以深受关注,其直接原因可能是一些人误以为是简单的人员裁减。实际上,缩减编制未必是裁员,更不是绝对数量的减少。对此,改革方案已经作出了清晰表达: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由此可见,本轮中央国家机关改革中的编制精减,首先意味着它是一种结构性优化。

政府机构改革只有根据治理对象和外部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府机构的配置要素、职责分工、运行机制,才能实现政府治理效能的最大化。本轮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就是着眼调整编制数量、转变政府职能,重点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调整和职责优化,并不是简单减人,更不是同步精减,以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的人力支撑。

显然,这种结构性优化契合政府效能变革的内在要求。2019年8月施行的《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提出了“严控总量、统筹使用、科学增减”的思路,其主要目的就是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因此,本轮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提出的“精减人员编制”,并不意味着编制和人员数量的简单精减,而是有增有减、增减结合、调剂余缺,以此实现人员和编制的结构优化。

一直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升运行效率,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作风散漫、战斗力降低等顽疾。这次中央国家机构改革在人员编制上做“减法”的举措,同样有这方面的内涵。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精兵简政,打造一支精干专业、担当作为、凝聚力战斗力强的人员队伍,进而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上一篇:多方优化举措促消费回暖 提升服务,数字驱动助活力
下一篇:淄博烧烤凭什么火出圈?成功将流量变成“留量”

相关热词搜索:国考出成绩了 北京天气预报 旅游景点天气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广州国际机场天气 卫星云图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预知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15天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互动杂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2023015593-1